净宅,灵柩一出门,家中就要进行打扫,先烧掉无用不洁之物,再用药水、烈酒泼洒内外,以“驱邪”灭菌。在停放过亡人的地方放一大袋粮食。同时将孝子头顶过的烧纸盆洗净和上发面,等送葬的人回来,面若发起,说明其后代家道兴旺。另在大门口摆放干净的水盆和火盆,水盆里放一把菜刀,以待送殡回来的人净手,寓意刀割水洗。进门时须从火盆上跨过,以祛邪去晦。
祭祀,送殡后三日内,每天晚上亲属要给逝者送“水火”,即用纸扎上草捆,提上开水,到坟头焚纸煨火,用开水祭奠。第三日,孝子们要到坟上去烧纸填土,叫“攒(音cuan)三”,但忌哭泣。从去世之日算起,每隔七天分别叫首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和尽七。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30日,抗日战争爆发,天津沦陷 [14]。
1937年12月14日 [173],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成立,辖晋、冀、豫、鲁4省日军占领区及平津两市伪组织 [172]。
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成立,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即宣布解散,其职权为华北政务委员会所替代 [174]。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列强在津租界全部被国民政府收回 [14]。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天津仍为直辖市。
现代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突击集团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划为华北人民政府直辖市。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津被定为中央直辖市。
1952年4月,由于天津专区管辖的天津县隔断了同属于天津市管辖的塘沽与天津市区,故将天津县划归天津市领导,使得天津市区与塘沽区连为一体 [167]。
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4月18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