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那个时期,人们相信生命与灵魂的存在,并且把死者的遗体看作是与死者相联系的部分。最初的丧葬方式是将遗体简单地埋葬在自然环境中,这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随着时间的推移,丧葬仪式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礼仪和文化。这其中主要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和“重伦理”两大基本特征对丧葬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国丧葬文化的两大特色:从天人合一、主体与客体相互消融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丧葬问题;强调尊卑等级,不容犯上僭越。此外,还有一些宗教信仰也对丧葬文化产生了影响,例如鬼灵信仰、原始宗教的发展等。在历史的发展中,中国经历了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丧葬制度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简单埋葬到阶级社会的礼节系统完备、隆重而又繁琐,最后到元明清时期的相对完备,现在的丧葬仪式已经简化,但对于亡者的思念却没有改变。总的来说,中国传统丧葬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