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也称寒食节,起源于中国春秋时代的寒食节,在这,人们会禁烟火,吃寒食,以纪念逝去的亲人。而在这寒食的风俗中,吃清明粑便是其中的一种。
据传说,清明粑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做介子推的忠臣。介子推曾追随晋文公重耳四处漂泊,助他成就霸业。在重耳回国即位后,介子推因不愿出仕而归隐山林。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来,烧山逼他。介子推坚决不出,与母亲一起被烧死在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诚和孝道,晋文公下令在这天禁烟火,吃寒食,并用面粉和米粉捏成类似于介子推母子的形象的清明粑,以此来纪念这位忠臣。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吃清明粑的习俗被广泛流传下来,成为了清明节的一种象征。在清明节这,人们会品尝到清香可口的清明粑,也会怀念逝去的亲人,缅怀古人的忠诚孝道。如今,清明节吃清明粑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